新聞時間 2022年10月4日
匯流新聞網CNEWS資料照195221004a02

 

最近二十年來台灣青少年自殺人數節節上升,著實讓人擔心。Podcast《心理自聊師》節目在嘖嘖平台發起「以聆聽陪伴無聲吶喊青少年」群眾集資計畫,希望將所得經費用於製作節目,用青少年聽得進去的語言、說他們感興趣的故事,成為青少年與成人之間的翻譯機。目前集資計畫進入倒數12天的最後關頭,已經募集47%資金,還需要更多資金才能讓計畫成真。

 

《心理自聊師》製作團隊金星文創表示,這段過程得到許多感動與回饋,好比有位贊助人看到計畫,立刻捐助最高金額,贊助人覺得這個募資專案說的正是她的感受,她也是在孩子離開這個世界之後,才驚覺外觀看起來好好的孩子,其實一直在「無聲吶喊」,他們夫妻心中的傷口到現在還很痛。贊助人表示,「有時候孩子對我們冷漠、反抗,無聲的吶喊,都是在向我們說她需要愛!」身為父母,他們希望透過贊助為十幾歲的孩子留個紀念,這番心底話深深感動製作團隊。
 

 

根據教育部統計,各級學校自殺死亡的學生人數愈來愈多,其中有七成從未接觸過校園輔導資源,多數學生在採取自殺行動之前,都未曾求助外界。

 

投入校園輔導工作將近30年,《心理自聊師》podcast主持人K老師發現,青少年面臨的壓力是時代的必然,他們擁有史上最多的社群朋友,每天看IG上眾人競相展示的幸福生活、資訊量暴增,卻常感覺自己就是魯蛇,注定失敗。

 

募資中的《心理自聊師》Podcast「以聆聽陪伴無聲吶喊青少年計畫」,倘若集資成功,會推出系列節目,成為青少年與成人之間的「翻譯機」,透過「翻譯」青少年內心話,讓更多成年人願意理解青少年,願意給他們有個沈澱的空間,更能理解他們的不快樂。


好比大人會說:「你怎麼不多努力一點?只要多對兩題,不就上更好的志願了嗎?多可惜!」青少年說:「我有在努力!反正我就爛!永遠丟你們的臉!」其實他說不出口的心聲:我已經努力、努力再努力,可是,為什麼還是一點用都沒有.....。


《心理自聊師》Podcast希望在一切都還沒那麼嚴重的時候,協助青少年了解自己,用青少年聽得進去的語言、說他們感興趣的故事;用聆聽,幫青少年找到可以安頓身心的角落,也幫助成年人了解青少年。

 

自殺防治專線:1925(依舊愛我)24小時服務

生命線:1995

張老師專線:1980

 

目前贊助方案包括:共同創造製作人、鐵粉給力自己人、暖心關懷年輕人、苦海翻身過來人、為善最樂低調人等五個方案,有興趣可參考

嘖嘖募資平台連結:https://r.zecz.ec/SVg9

 

《心理自聊師》Podcast收聽連結

蘋果手機收聽:https://bit.ly/3fFw8cT

Google Podcast :  https://bit.ly/3SXllc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