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你的購物車是空的
{{ (item.variation.media ? item.variation.media.alt_translations : 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) | translateModel }} {{ (item.variation.media
                    ? item.variation.media.alt_translations
                    : 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) | translateModel
                }}
{{ 'product.bundled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bundle_group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buyandget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gift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 'product.addon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item.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|translateModel}}
{{ field.nam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  • 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
    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
{{ 'product.set.open_variation' | translate }}
  • 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
    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
{{item.variation.name}}
{{item.quantity}}x NT$0 {{ item.unit_point }} 點
{{addonItem.product.cover_media.alt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}}
{{ 'product.addon_products.label' | translate }}
{{addonItem.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|translateModel}}
{{addonItem.quantity}}x {{ mainConfig.merchantData.base_currency.alternate_symbol + "0" }}

賴佩霞六堂「非暴力溝通」入門課

每個人都想好好跟人說話,如實表達內心感受,卻總會踩到地雷,久了累了,乾脆就不說了。

 

因此每張沉默的餐桌上、都有類似的溝通問題。到底怎麼才能好好說話?

「喂!你在哪裡?」「要你管?」「我為什麼不能管?你到底在哪裡?」「你不相信我嗎?」

 

以上這段夫妻對話很耳熟嗎?如果改成下面這樣:

「喂!你在哪裡?」「樓下的全家,怎麼了?」「快回來吧!我肚子餓了!」「好,晚上想吃什麼?」

 

這一對夫妻對話,同樣的人物、動機,只因為對話內容不同, 過了截然不同的一個夜晚,更有可能會過上截然不同的人生。

 

每個人都想好好跟人說話,如實表達內心感受,卻總會踩到地雷,久了累了,乾脆就不說了。因此每張沉默的餐桌上、都有類似的溝通問題。到底怎麼才能好好說話?

 

賴佩霞老師打從三歲就渴望能與媽媽好好說話,卻不停收到媽媽拒絕的眼神與手勢,讓她難受,以為自己錯了;長大後研究心理學,才知道她想表達感受,其實是人類建立關係、得以生存的關鍵。

 

為什麼溝通會導致反彈?因為大多數的人說話只為發洩情緒。你可以試試看這些地雷語,「你又來了!」「你為什麼不….」「我是為你好」「你到底有沒有聽我講話!」對方聽了保證展開備戰模式!國與國之間如此,親密對象之間也是如此。

 

賴佩霞以美國心理學大師馬歇爾盧森堡提出「非暴力溝通」(Nonviolent Communication)為基礎,結合三十多年的教學與諮商經驗,推出「非暴力溝通的六堂課」有聲課程。

 

這堂課沒有嚴肅難懂的心理學理論,課程中賴佩霞老師透過她平靜、睿智又不失幽默的聲音引導,一步一步帶領聽眾親身體會「非暴力溝通」的奇妙功效,從溝通、觀察、感受、需要、請求、同理心六堂課,佐以各種妙趣橫生的實際案例,陪聽眾重新聆聽自己的話語、重新學習與親密對象、父母、子女以及自己的溝通模式。

 

原來命運是嘴巴說出來的結果,原來,無論對方怎麼說,都能帶來快樂與甜蜜。這六堂課將讓你學會「非暴力溝通」,開始感受滿滿的幸福。

【主講人】

賴佩霞

熱情、睿智又幽默的身心靈作家/歌手/主持人/演員/攝影家

  • 作家/身心靈導師/法學博士
  • 菁英教練/企業培訓師
  • 「中華好好說話,學會」創辦人

16歲開始半工半讀自彈自唱,18歲踏入演藝圈,發行多張唱片,並參與電視劇、電影與舞台劇演出。

 

淡出演藝圈後投入身心靈研究,多年來走訪世界各地,受教多位名師,並譯有多部作品,是心靈界最有影響力的導師之一。

 

美國哈佛甘迺迪學院菁英領導班結業,目前就讀暨南大學法學院國際關係學系博士班,為心靈成長社團「好好說話,學會」創辦人。

【有聲課程章節】

發刊詞:如何做到既有效又友善的溝通

第一堂 溝通

讓美好語言,為你建構美好世界

01命運,其實是嘴巴說出來的結果

02語言可以摧毀一個人,也可以讓人沉浸在幸福裡

03把你在家庭之外的溫暖平和,帶回家庭中

04好好說話,好好聽對方說話

05親愛的,我沒有怪你,我只是想讓你更了解我

06我們的溝通習慣,來自我們的原生家庭

07想花時間受困於衝突當中,還是想快樂地完成夢想

第二堂 觀察

如實平靜陳述,傳遞愛的訊號

08如果早知道可以這樣溝通,我們根本不會開戰

09非暴力溝通第一步,放下心中成見,平靜觀察事實

10親密關係關鍵詞,耐心的陳述事實

11不多說、不冷戰、不擺臭臉

12你來了/你又來了,千萬別小看這一字之差

13聆聽自己的聲音,為自己的心念負責

14為別人貼標籤時,心裡真正想說的是什麼呢

15出場第一句話最重要,我說對了嗎

第三堂 感受

說出心裡話,讓我們自由

16孩子,我想了解你

17打造一個讓孩子放心與父母自在的相處環境

18表達感受,發現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

19我很好,但到底怎麼好?我很糟,到底我有多糟?

20隱藏感受,因為害怕示弱

21邁出願意嘗試的第一步

22誰說感受不能帶進職場呢

23不急著說話,也是一種溝通方式

24無論對方怎麼說,都是快樂與甜蜜

第四堂 需要

發現內心渴望,找出滿足點

25我是自己世界的主導者,沒有任何受害情節參與其中

26仔細聽好,批評,隱藏著未滿足的需要

27親愛的,我要的只是尊重

28勇敢說出我的需要,對方會慢慢理解的

29自己的需要靠自己滿足,別成為情感的奴隸

30當我們說出,我需要被理解的時候。意味著,解藥在他人的手上。

31永遠記得,千萬別強迫任何人做任何事。

32不要什麼,並不等於你要什麼。

33當我們說 : 你為什麼不,通常不是在詢問,而是想要指正對方

34美好的溝通,帶出語言的力量

35工作上如果要有好的表現,請你仔細觀察身邊同事的需要。

第五堂 請求

請與我一起擁抱美麗新世界

36放下命令的舊習慣,擁抱不中斷的溝通。

37請求三要件:明確、正向,以及引發具體行動

38讓我們彼此請求,攜手打造美好的關係

39不是改變對方,而是一起改變

40允許對方說才有可能進入到交流以及溝通

41看見別人的需要,同時更了解自己

42別怕舊有的溝通模式上身

43溝通之外,還有成全

第六堂 同理心

同理,為語言注入溫暖

44其實我們一邊聽,一邊悄悄武裝自己

45不急著安慰對方,神奇的事情發生了

46開口勸說之前,試著先同理對方的感受及需要

47親愛的,請給我不帶任何價值判斷的陪伴

48對方說NO,你覺得呢

49給出去的一定會回來,千萬不要輕易刺傷別人

50你平常在餵哪一匹狼,那匹狼就比較有力量

51結語 -提升知覺,用更友善的方式與這個世界溝通

【適合對象】

📍不知道該怎麼跟另一半交流的人
📍想建立良好親子互動的人
📍想理解老闆想法的人
📍想與客戶友善互動的人
📍想找到真愛的人

【獲得什麼】

探索說話盲點,學習友善實用溝通


深入各層關係,增進良好互動技巧


找回內在平和,建立交際正確心態